登录     注册   

船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度报告

发布日期:2020-01-20    点击数:

船营区人社局2019年政府信息

公开工作年度报告

 

根据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的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《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国办公开办函〔2019〕60号),区人社局编制了吉林市船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(以下简称《年报》)。本年报由总体情况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、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情况、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、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部分组成。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为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。本年报通过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政府网站——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开(网址:http://www.jlcy.gov.cn)。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、提出意见,欢迎广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科研院所和人民群众参阅使用。如对本年报有疑问、意见和建议,请联系吉林市船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,地址: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庆丰胡同2号,邮编:132011,电话:0432-62029306,邮箱:cyqrsj@163.com。

 

2019年,船营区人社局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切实按照依法行政、全面真实、及时便民的原则,不断深化、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人社工作提速增效。

  (一)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工作体系。区人社局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,成立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分管领导主抓工作,局办公室具体汇总协调,各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具体承担报送信息任务,并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公开报送,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。

  (二)加强制度建设,规范公开程序。根据《条例》要求,结合人社系统工作实际,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、程序、时限等进行明确要求。在公开工作中,坚持做到按制度公开、按要求公开、按程序公开、按时效公开,让干部、群众享有知情权、监督权,使信息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法制化的轨道。

(三)扩大宣传载体,活化公开形式。利用微信、宣传单、基层就业平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,加大就业援助信息公开力度,大力度宣传关于就业再就业、就业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政策,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工作岗位,公开招聘会信息。

二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

 

 

 

 

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

 

 

 

第二十条第(一)项

信息内容

本年新制作数量

本年新公开数量

对外公开总数量

规章

0

0

0

规范性文件

0

0

0

 

第二十条第(五)项

信息内容

上一年项目数量

本年增/减

处理决定数量

行政许可

1

0

3

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

12

0

125909

 

第二十条第(六)项

信息内容

上一年项目数量

本年增/减

处理决定数量

行政处罚

14

0

1

行政强制

0

0

0

 

第二十条第(八)项

信息内容

上一年项目数量

本年增/减

行政事业性收费

0

0

 

第二十条第(九)项

信息内容

采购项目数量

采购总金额

政府集中采购

0

0

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

政府网站

报刊、政府公报

微博、微信等方式

合计

 

 

12

12

 

政府信息公开具体工作人员数量

专职人员

兼职人员

合计

 

1

1

说明:不含部门(单位)分管领导

政府信息查询点数

0

说明:各级大厅的政府信息查询点由同级政数局统计、各单位的政府信息查阅点由各单位自行统计。

经费保障

考核评估费用

教育培训费用

其他保障费用

合计

0

0

0

0

三、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情况

2019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。

四、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,提起行政诉讼情况

2019年度区人社局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。

五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

(一)主要问题。一是公开的主动性还不够好。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不够全面,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的意识尚未牢固确立,公开政府信息的紧迫感、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。二是公开的质量还不够高。具体经办人员均为兼职,且流动性较大、事务繁杂,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专业能力不足,影响工作质量。

(二)继续规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措施。一是继续完善制度促规范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,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、社会评议制度、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。二是通过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,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,扩大培训人员的范围,做好《条例》的宣传和学习培训工作。

六、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

暂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。

 

一、总体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