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,船营区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,向好趋势明显。
一、国民经济
经济总量
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。初步核算,2020年,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.6亿元,可比价增长0.1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亿元,同比增长0.8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.8亿元,同比增长1.9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3.8亿元,同比下降0.1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.6:6.7:90.7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280元,同比增长1%。
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(GDP)
指标名称
|
总量(万元)
|
增速(%)
|
地区生产总值
|
1916195
|
0.1
|
农林牧渔业
|
53539
|
0.8
|
工业
|
69501
|
-3
|
建筑业
|
58696
|
10.1
|
批发和零售业
|
118656
|
-9.6
|
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
|
50774
|
-4.3
|
住宿和餐饮业
|
23200
|
-18.5
|
金融保险业
|
423454
|
4.3
|
房地产业
|
192394
|
7.6
|
其他服务业
|
925981
|
-1.2
|
第一产业
|
50428
|
0.8
|
第二产业
|
128186
|
1.9
|
第三产业
|
1737581
|
-0.1
|
财政收支
2020年,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4.2亿元,同比下降14.3%,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7.4%;地方级财政收入5.4亿元,同比下降13.6%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2.8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
2015-202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及增速
农业
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.9亿元,同比增长1%。其中,农业产值完成3.2亿元,同比下降8.1%;林业产值完成0.1亿元,同比增长3.1%;牧业产值完成6亿元,同比增长6.3%;渔业产值完成0.1亿元,同比下降6.1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0.5亿元,同比增长0.2%。
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350公顷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930公顷。其中,水稻播种面积4842公顷;玉米播种面积146467公顷;大豆播种面积442公顷。
全年粮食总产量113554吨。其中,水稻总产量30572吨;玉米总产量82215吨;大豆总产量768吨。
工业
2020年,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,完成工业总产值12.8亿元,同比下降8.5%;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6%。
分轻重工业看,轻工业完成产值4.4亿元,同比下降1.8%;重工业完成完成产值8.4亿元,同比下降11.7%。
分经济类型看,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2.4亿元,同比下降8.9%;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0.4亿元,同比增长5.7%。
规模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.9亿元,同比下降5.7%。
2020年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
|
计量单位
|
产量
|
增速%
|
自来水生产量
|
万立方米
|
10729
|
0.6
|
商品混凝土
|
立方米
|
114442
|
-28.1
|
中成药
|
吨
|
99.71
|
47.7
|
石墨及碳素制品
|
吨
|
1247.96
|
-35.0
|
熟肉制品
|
吨
|
761
|
-37.1
|
饲料
|
吨
|
57975
|
11.5
|
乳制品
|
吨
|
6075.17
|
-47.0
|
高压开关设备(11万伏以上)
|
台
|
1514
|
-31.6
|
灯具及照明装置
|
套(台、个)
|
1667
|
92.5
|
高压开关板
|
面
|
4140
|
19.4
|
建筑业
2020年,有资质建筑业企业62户,比上年减少8户,完成总产值17.7亿元,同比增长22.9%。
固定资产投资
2020年,全区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39.8亿元,同比增长23.7%。其中,5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.1亿元,同比增长92.8%;500-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.3亿元,同比增长19.4%。
房地产投资24.4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房屋销售面积53.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0.3%;房屋新开工面积77.3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84.8%;房屋销售额30.3亿元,同比增长17.8%;待售面积31.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3.1%。
2015-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(%)
贸易
2020年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.5亿元,同比下降13.8%。其中,限额以上商贸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.7亿元,同比下降17.8%。按消费类型统计,商品零售额102.9亿元,同比下降12.9%;餐饮收入额14.6亿元,同比下降20.1%。
2015-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(%)
规模以上服务业
2020年,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.7亿元,同比下降7.9%。其中,参与GDP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.8亿元,同比下降9.5%。
二、社会发展
科技
申报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,指导东电申报项目3项,个人2项;对我区具有拟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摸底,按照市科技局下达的任务目标上报拟发展对象。帮扶8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3户申报省科技小巨人企业项目,现3户企业通过高企复检,2户新培训企业成功获批高企,3户科技小巨人申报成功;推荐亚投环球投资的限公司、吉林市政建集团有限公司、吉林市一汽四环大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申报市科技奖励项目;吉林市腾达绝缘材料有限责任公司、东杰电力科技孵化管理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申报市科技创新专项、服务平台项目;东北电力大学申报杰出青年人才培养、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项目48项;组织艾塔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市创新创业大赛。
教育
2020年,全区有各类学校55所,其中,中学校9所,小学校45所,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在校学生总数25867人,其中,中学在校学生6039人,小学在校学生19828人。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5人。2020年毕业生总数4971人,其中,中学毕业生2286人,小学毕业生2685人。全区教职员工总数2274人,其中,中学教职员工724人,小学教职员工1394人,特殊教职员工23人,其他教职员工133人。全区专任教师1967人,其中,中学教职员工660人,小学教职员工1267人,特殊教育员工20人。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02所,其中,教育部门办园20所,校带幼儿园17所,社会力量办园80所,其他部门办园2所。在园儿童7691人。从事学前教育的教职员工794人,其中,院长102人,专任教师314人,保健医生102人,保育员275人,其他服务人员208人。
文化
2020年,全区有文化馆1个,全年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64次,举办学习班45期,参加学习人数5万人次。有图书馆1个,图书拥有量2.4万册。
体育
有体校1所,在训运动员168人,等级裁判员7人,专职教练员14人,全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13枚,银牌9枚,铜牌9枚。
卫生
2020年,全区有卫生机构20个,其中,医院3所,卫生院5所,结核病防治所1所,疾病控制中心1所,妇幼保健机构2所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。医疗床位359张,共有从业人员531人,其中,卫生技术人员442人,其中,医生256人。全区政策生育率达99.9%;一孩率达75.3%。
三、人民生活
人口与计划生育
2020年,全区户籍人口451690人,比上年减少8248人。在总人口中,男性人口220352人,占总人口比重48.8%;女性人口231338人,占总人口比重51.2%。农业人口96631人,比上年减少1220人;非农业人口355059人,比上年减少7028人。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13.3‰,比上年降低14.3个千分点。出生人口2161人,人口出生率4.7‰;死亡人口8217人,人口死亡率18‰。
就业和社会保障
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。2020年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27元,同比增长2.9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5元,同比增长7.7%。
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0.7498万人,完成年度计划的129%;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0.2748万人,完成年度计划的153%;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达到0.1179万人,完成年度计划103%;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100%;城镇登记失业率3.63%。全年职业技能培训659人,新增创业人数150人,创业培训184人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.71万人,新建4个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,4个就业创业信息超市,农民工向农技工轻转型81人。
说明:1.本公报数据均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据。
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3.部分指标由相关部门提供。